原油期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曾繁荣一时的美国纽约汽油交易所。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全球原油供需失衡、油价大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短暂出现过一个原油期货市场,但这些交易所都被美国政府建立的垄断石油市场扼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中东战争为导火索的两次石油危机令诸多经济体面临恶性通胀风险,各国纷纷采取经济手段,原油期货才成欧美各国解决油价波动的重要金融工具。
国内原油期货于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原油期货担负着期货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历史使命,将在助力国内期货市场改革等方面发挥多重功能。
我国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旨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风险屏障。此外尽管欧美已有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但其价格难以客观全面反映亚太地区的供需关系。推出我国的原油期货将有助于形成反映中国以及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的基准价格体系,通过市场优化石油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原油期货市场是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重要实践之一。
参与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境内个人投资者应当符合《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期货交易者适当性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包括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备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了解能源中心相关业务规则,通过相关测试,具有历史交易经验,申请交易编码前5个工作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不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或者被有关监管机关宣布为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的情形,不存在法律、法规、规章和能源中心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期货交易的情形等。此外,还需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以及能源中心的业务规则。同时,不能交付或者接受能源中心规定发票的客户不得参与实物交割。